以下简单介绍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1. 波速测井法波在不同岩性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岩石的密度,当采空区进行注浆治理后,破碎岩石的裂隙、空隙被浆液充填固结,使岩石密度发生变化。利用人工振动产生的横波,通过下入检测孔内的检测探头,煤矸石充填系统有那些设备组成,经检波器接受波的直接信息,输入到仪主机自动记录,然后用软件进行资料处理,绘制解议图件,提交监测成果。波速测井是在检测孔施工结束后进行的,以钻孔取得的地质资料为基础,按不同岩性及岩石完整性分段对应的波速位,进行工程质量评价。2.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法是利用采空区治理前后的电性差异,也就是利用采空区治理前后岩层视电阻率变化,重庆充填,对治理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采空区在治理前,煤矿回填充填系统的设备构成,空洞充水时视电阻率为低值,当空洞无任何充填,以空气介质为主时,其视电阻率为高值。采空区注浆治理后,由于空洞内介质的变化,原充水空洞视电阻率升高,充气空洞视电阻率为高值。治理前后采空区内视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定性判断采空区的治理效果。
自流式主要用于厂较远的区域,选矿后矿渣与水不用分离,直接用高压输送泵送人搅拌池搅拌,节约空间和生产工序水砂充填是将充填骨料加水制成质量浓度较低的砂浆,利用管道、泵阀等自流输送到稀浆搅拌机内添料如(水泥、胶固粉等)充填料。在水砂充填中水仅仅作为输送物料的载体,充入采空区后,充填料留在采空区,水渗滤出去,沿巷道水沟流入水仓,通过排水和排泥设施将渗滤出的清水和随清水流失的细泥排出地表。
针对矿山充填中单项充填技术无法同时满足井下开采、环保、安全等多样性需求的难题,提出模块化集成充填技术,根据工艺、设备等之间的流程、位置关系进行优化组合或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设备、功能单元或功能区域,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优化集成。该技术无浓密机,无砂仓,还可实现浓缩,具有处理能力大、造价低,溢流浓度低、放砂浓度高,可直接处理选厂尾砂,设备维护简单,充填作业时间受选厂影响等特点,并成功应用于多个矿山。
充填系统是将充填料从制备、仓储、制浆到输送至充填区的各个环节或单元的总成。充填方法与充填料输送方法不同,充填系统的组成单元和功能不同。就应用普遍的水力输送而言,一般包括充填料制备、充填料仓储、料浆制备与计量控制、管路输送等4个模块。金属矿山和煤矿充填在充填系统设计上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充填料的不同。 金属矿山主要充填尾矿砂。充填站设置料仓或堆场,采用振动放料形式,通过皮带传送至搅拌桶制浆。分级尾砂搅拌相对简单,全尾砂充填为避免细粒部分絮凝结团,需要采用强力活化搅拌技术。 煤矿充填目前使用的充填料主要是破碎煤矸石和粉煤灰。矸石充填料需要将煤矸石破碎至5mm以下粒径,并需保证均衡的含水率,所以充填系统要有破碎模块和相应的破碎前与破碎后室内堆场。纯粉煤灰充填因粉煤灰悬浮性好搅拌比较容易,高浓度的矸石充填可以采用类似混凝土搅拌的卧式搅拌槽,浓度较低的混合充填一般采用立式搅拌桶。 充填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填料要就近选择,充分利用工业废渣,保护环境,降低成本。(2)优先选择自流输送方式,采空区泵送充填成套设备厂家,降低基建投入与管理成本。(3)制浆能力与管道流量保持一致,设置必要的人工或自动控制措 施,尽可能做到满管输送。(4)仓储规模要保证正常生产,不能出现经常性断料。(5)必要的防潮防雨雪措施,避免胶固材料吸潮结块,保持充填料稳定的含水率。(6)工艺流程与控制简单实用。(7)粉尘与噪声符合环保要求。